显微镜下五彩斑斓的小鼠神经网络,清晰分明的小鼠脊柱结构,服用二甲双胍药物后通体变亮的线虫,目标建立至少10万中国人群研究队列基因的生物样本库,能够诊断中风、癫痫、帕金森等疾病的可穿戴式头盔……不同的研究方向,奇妙的科学现象,现场百余家侨商企业代表都沉浸在基础科学研究的魅力中。
这是3月29日浙江侨企与西湖大学交流会(生物医药专场)的现场。本场交流会是由浙江省侨联主办,省侨商会承办,旨在搭建起“侨企+侨资+侨智”之间紧密联系的桥梁。当天,省、市侨联主要领导都出席了本次交流会。
西湖大学党委书记董清源、校长助理王廷亮,及学校特聘研究员吴连锋、郭天南、唐鸿云、高亮、郑炬圣、郑厚峰,研究员周强,加拿大工程院院士Mohamad Sawan团队的研究员荣国光参加了本次交流会。
西湖大学侨联主席、生命科学学院PI吴连锋,首先介绍了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人才引进、实验室建设、科研平台搭建等进展。他说:“我们会努力以研究成果来回报公众和社会对西湖大学的支持,也期待能够与更多的侨商企业携手,促进科学研究成果的落地和应用。”
吴连锋也分享了自己的研究领域——2型糖尿病及二甲双胍的作用机制。众所周知,2型糖尿病非常复杂,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并不明确,二甲双胍作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首选用药,已成为全球应用最广泛的经典口服降糖药之一,而且还具有抗癌、抗衰老等功效,但它的作用机制仍然是生物医学领域几十年悬而未决的难题。吴连锋通过荧光线虫实验,发现了二甲双胍作用的遗传基础框架,为其抗癌抗衰老机制提供了另外一种新的认识。他说:“我们希望这一结果能够为治疗癌症和促进人类健康提供潜在的新方法。”目前,吴连锋实验室通过大批量的培养荧光线虫,将线虫放进96孔板,进行自动化的筛选和处理,研究比二甲双胍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少的新药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显微镜是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工具。显微技术的发展,让科学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微观世界。曾在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院跟随诺贝尔奖获得者Eric Betzig从事博士后研究的高亮,主要研究三维荧光显微镜成像技术以及生物图像分析技术,并将这些技术运用到生命科学中,帮助科学家能够将组织样本“看得更清楚”,从而更好地探索和解释前沿生物问题。
西湖大学讲席教授Mohamad Sawan是国际著名的智慧医疗器械专家,他在可植入式和可穿戴式智慧医疗器械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活动现场,其团队的研究员荣国光博士介绍了一种可以用于诸如癫痫等脑部疾病的诊断和预警的微系统,该系统能够在癫痫发作之前,通过用药系统及时给药,从而预防疾病发作。技术先进的预防机制和流程,引起了现场听众浓厚的兴趣。
会后,有意向合作的侨商企业与西湖大学的科学家们进行了详细沟通,现场气氛热烈。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西湖大学的倡议人大多是从海外归来的科学家,教职员工也都来自五湖四海、世界各地,并怀着同样的赤子之心加盟西湖大学,西湖大学天然与“侨”这一群体联系地更紧密。相信此次的交流会,能够更好地推动西湖大学和侨商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实现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