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推荐 工作动态 师生之家 学习之窗

她可以,你也可以

来源:官微 发布时间:2025-05-22 作者:

当科技创新日益重要,如何挖掘更多、更具有潜力的科学“她力量”?

5月19日,第三届西湖女性科学家发展论坛在西湖大学举办。

“科学需要女性的力量。智力与能力从来不是问题,女性普遍具有的敏锐、细腻、严谨、坚韧等特质,对科研工作十分重要;女性感知世界的不同视角、不同方法,为科学发展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在致辞中这样说到,而西湖大学也始终是这样做的。

“西湖女性科学家发展支持计划”于2022年发起,目的是为了倡导社会关注和支持西湖大学女性科学家的成长发展,激励更多青年女性投身科学事业,为她们创造一个更加平等、更加开放、更加包容、更有温度的科研环境

在论坛上,最隆重的一刻,是颁发第三届“西湖优秀女性博士后奖”。三位女性博士后李之清、范雪迎、徐晨晨,凭借突出科研成绩获得奖项。



李之清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申恩志课题组博士后

获奖感言

非常荣幸能够获得西湖优秀女性博士后奖,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我过去科研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探索的一份激励。站在这里,我心中充满感激,也深感责任重大。今天,我想对年轻的女性科研同仁们说,请永远相信自己的潜力,世界需要我们的光芒!

获奖理由

她深耕于非编码小RNA领域,致力于破解piRNA调控密码,为人类不孕不育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奠定基础。


范雪迎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晓东课题组博士后

获奖感言

非常感谢学校、感谢西湖大学发展基金会以及“西湖女性科学家发展支持计划”对科研领域女性在成长道路上的关注与鼓励。我相信在这样充满关怀与支持的科研环境中,会有更多女性在各自的深耕领域持续发光发热,贡献自己的科研力量。

获奖理由

她致力于构建和探索胚胎发育的细胞参考图谱,为解析胚胎发育机制和推进再生医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徐晨晨

西湖大学医学院解明岐课题组博士后

获奖感言

很荣幸能获得西湖优秀女性博士后奖项,它是对我过去工作的认可,也是未来推动我继续进步的动力。我也希望有更多的女性,能够无所顾忌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

获奖理由

她结合前沿合成生物学工具,基于过去的研究成果,开发癌症等疾病的治疗工具,为人类重大疾病治疗提供新的可能。



博士后是一位科研人员成长为科学家的关键阶段,西湖大学希望处在博士后阶段的科研人员也能得到关注与支持,因而在“西湖女性科学家发展支持计划”中设立子项目“西湖优秀女性博士后奖”。

该奖项由广东省唯品会慈善基金会捐赠支持,旨在通过为从事博士后研究的优秀海内外女性科研人员提供支持与激励,助力其更好地发挥潜能,更专注地投身科研事业,最大程度地施展她们的才华。同时,让优秀的年轻女性科研人员成为社会的榜样,以此激励更多青少年拥抱科学,走上科研道路,成为科学领域的未来之星。

目前,西湖大学已有9位女性博士后获此奖项。未来,“西湖女性科学家发展支持计划”还将启动西湖未来女性科学家奖、西湖卓越女性科学家奖、西湖女性科研发展基金等,支持女性科研人员勇敢追求科研梦想。

第三届西湖女性科学家发展论坛,邀请了多位来自科研领域的优秀女性代表,用自身经历讲述科技创新的女性力量,鼓舞更多女性投身核心主场。

“人生的舞台上,性别从来不是能力的界限。”浙大城市学院校长、党委副书记杨波表示,从教育层面应注重早期对女性在科学领域兴趣的培养,提供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平台。同时,要构建公平、公正的科研评价体系和晋升机制,减少性别偏见,为女科学家和女企业家的成长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万蕊雪说,“如果要坚持科研梦想,女性科研人一定要勇于争取,打磨硬核实力、主动拥抱机会都至关重要。只有扎实的专业功底才能让我们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时我们也要敢于积极发声、参与更多交流与合作。”



曾被评为“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的西湖大学工学院博士后江梦南,是半岁失聪的听障人士,也是爱笑、爱美、坚韧的女生,她通过读唇语学会了“听”和“说”,在无声世界里追求科学之梦,一路从吉林大学到清华大学读博士,再到西湖大学做博士后。江梦南说:“我从来没有因为听不见,就把自己看成了一个弱者。我相信自己不会比别人差。”她希望,科技能让生命更加平等,而女性科研人员可以更勇敢地追求梦想。



她们,用不同成长轨迹诠释了同一个道理:科学的道路上从没有“她应该”,只有“她可以”

而值得高兴的是,这样“她可以”的故事,正在不断上演。

她们,用不同成长轨迹诠释了同一个道理:科学的道路上从没有“她应该”,只有“她可以”

而值得高兴的是,这样“她可以”的故事,正在不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