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推荐 工作动态 师生之家 学习之窗

党委书记话工运丨董清源:高校工会在构建“师生共同体”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25-07-02 作者:

为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大力弘扬“三个精神”,深化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浙江省总工会组织开展“话百年工运·展时代风采”系列访谈活动,用一段段真实故事,记录下之江大地上的奋斗群像。

作为一所新型研究型大学,近年来,西湖大学以“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办学定位,致力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推动前沿科学研究。在此背景下,西湖大学工会将工作深度融入学校战略发展全局:强化政治引领、赋能岗位建功、打造品牌活动……西湖大学工会不断助力“师生共同体”构建,为加快建成世界一流新型研究型大学贡献力量。

本期视频带您走进西湖大学,对话西湖大学党委书记董清源,听他讲述工会工作如何架起师生连心桥,成为学校发展的助推器。

您认为新时代高校工会工作的核心使命是什么?西湖大学工会如何为“世界一流新型研究型大学”目标贡献力量?

董清源:新时代高校工会工作的核心使命是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高校中心工作,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促进教职工全面发展,构建和谐校园生态。西湖大学作为一所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所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研究型高校,加强工会建设,是服务学术创新、激发人才活力、营造卓越生态重中之举。

西湖大学自2018年创办以来,致力于集聚一流师资、打造一流学科、培育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努力为国家科教兴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突出贡献。学校现已面向全球招揽顶尖学术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近240余名,均在各自研究领域具有世界领先的学术水平;学校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围绕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本博贯通”的青年科学家培养体系,现已累计招收博士研究生2000余人。2022年起学校开展本科生“创新班”招生改革试点,今年更是走出浙江,首次面向上海市、江苏省、河南省、广东省、重庆市等5个省(市)招收本科生。学校紧紧围绕理学、生命与健康、前沿技术方向,坚持发展有限学科,注重学科交叉融合,着力开展基础前沿科学技术研究,目前“世界首次”的原创突破达40余项,基础研究和学科交叉优势初步显现,部分科研项目已进入转化阶段。

高校工会是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重要抓手,西湖大学工会工作需紧扣“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办学定位,将工会工作深度融入学校战略发展全局。一是强化政治引领,筑牢思想共识基础,做教职工思想的“引领人”;二是持续加强服务,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打造多元化、高品质的工会服务,切实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让教职工真正感受到工会的温暖与关怀;三是围绕中心任务,赋能岗位建功,发挥好工会的教育职能,提高教职工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凝心聚力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四是打造“西湖之家”系列品牌活动,为西湖家人提供丰富、温暖的特色活动,塑造西湖“家”文化。

师生和谐关系对于教育活动至关重要,在您看来,高校工会在构建“师生共同体”中发挥着怎样的独特作用?

董清源:师生和谐关系是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石,高校工会在构建“师生共同体”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其作用贯穿于教育活动的价值引领、权益保障、情感联结与生态营造等多个维度。

学校工会是学校价值共识的凝聚者。在师生之间搭建起沟通交流的桥梁,通过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等,引导教师以“育人者”而非“管理者”的角色定位参与学生培养,在共同参与活动中凝聚“教学相长”的价值认同。

学校工会是师生权益平衡的守护者。一方面,工会关注教师在教学科研压力下的诉求,为教师争取合理的工作资源与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当师生因学术评价、管理规范等产生分歧时,工会可以以第三方身份介入协商,推动问题在“尊重规则、兼顾情感”的框架下解决。

学校工会是师生情感联结的催化者。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师生运动会、文艺晚会等,让师生在课堂之外的轻松场景中互动合作,增进彼此的信任与友谊。这些活动能有效拉近师生距离,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使师生在共同参与中形成“共同体”意识,营造共生共长的文化生态。

学校工会是完善校园协同治理的推动者,工会可以推动建立师生共同参与校园治理的机制。目前西湖大学分别有2名教职工、1名学生进入校董会,2名教职工进入监事会,共同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将“师生共同体”理念融入学校治理体系,为构建和谐稳定的师生关系提供制度保障。

高校工会凭借自身的组织优势与职能特点,在沟通、维权、情感联结和制度创新等方面发力,为构建“师生共同体”、促进师生和谐关系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近年来,“西湖之家”系列品牌活动深受欢迎,这些活动设计的初衷是什么?如何精准满足教职工多元化需求?

董清源:“西湖之家”系列品牌活动从2019年开始设计落地,到逐年的探索深化,一直紧紧围绕“家”这个字。在“西湖之家”系列活动设计中,学校工会将竭诚服务教职工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认真倾听呼声,维护合法权益,办好事办实事;把满足教职工需求作为落脚点,营造健康向上、温暖和谐的校园氛围,促进教职工的全面发展以及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真正体现工会作为教职工“娘家人”“贴心人”的担当作为。

第一是关注不同群体需求,构建多元融合共同体。针对不同性别、年龄、职业阶段的教职工定制化设计活动载体,特别是西湖大学国际化程度较高,教职工来自全球各地、天南海北,学校工会立足“中国特色、国际视野”,坚持尊重差异、务实包容的理念,将教职工个人发展与“世界一流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紧密结合,为学校战略发展凝聚磅礴合力。

第二是丰富工会活动内涵,践行服务职工初心使命。工会将“西湖之家”系列活动打造为服务教职工的实践载体。通过覆盖文化、体育、健康、亲子等全领域的活动矩阵,如开展中秋灯谜会、元宵喜乐会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厚植教职工家国情怀;组织音乐疗愈、健康义诊等活动,守护教职工身心健康;以亲子科学探索营等形式,助力教职工平衡工作与家庭。这些活动既满足教职工多样化需求,也成为工会为教职工办实事、解难题的生动实践,切实将工会“娘家人”的温暖关怀传递到每位教职工心中。

第三是创新活动形式载体,激发工会工作新活力。秉持守正创新理念,工会积极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的活动模式,如“云上灯谜会”,“云上徒步行”等活动的开展,不仅提升了活动吸引力与参与度,更推动工会工作从传统服务向现代化、精准化转型,让学校工会组织始终与教职工同频共振,为新时代高校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