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推荐 工作动态 师生之家 学习之窗

挑战!——记第四届西湖大学运动会

来源:西湖大学官微 发布时间:2025-10-27 作者:公共事务部

奔跑的脚掌在砂砾上踩出的深痕,

铁饼划破空气时的呼啸,

角力者手臂相抵时的较劲,

延续两千多年前的奥林匹亚,

每一次都在诉说运动最本真的模样——

它从来不是温和的试探,

而是挑战极限,直面激烈对抗;

它也从来不止于输赢,

而是用一次次全力以赴,找到更好的自我。

当桂香飘香,云谷跑道旁的欢呼声渐起,

不同的身影,带着相似的信念,在此集结——

第四届西湖大学运动会,

同样,是属于挑战者的舞台。


挑战!

学长“统治”的男子短跑


周泉(中)


过去两年,学生组男子的100米、200米纪录保持者,是来自西湖书院代表队的本科生周家炜。尤其是200米纪录,是周家炜在大一时创造的,大二再次冲击纪录失败。

时隔两年,今年大一的周泉,站到了起跑线上。

周泉是以高二考生的身份,从杭州外国语学校考入西湖大学的,中学时就是短跑高手。上午跑的100米,他以0.2秒之差屈居第二;但在下午的200米决赛赛道上,他将200米的纪录提高了近一秒。

挑战成功!

挑战!

曾经的“女子飞人”

张文阳(中)


两年前的赛道上,我们曾经见证西湖书院的本科生Ysabella Barroso如同一阵旋风从我们的面前跑过,一连打破了好几项径赛校纪录。当时,这位来自美国的同学,是刚刚踏入西湖的新生。

今年,另一位新生、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张文阳,复现了“一骑绝尘”的画面,刷新了当年Bella创下的学生组女子100米、200米,参与创造的4*100米三项校纪录。

张文阳每周都会抽时间运动,排球、跑步、健身,她说:“以后科研肯定会更忙,但希望运动习惯能保持下去。”

期待当Bella从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访学归来后,两位“女飞人”能在明年运动会的跑道上决一高下,也期待到时候同属生科院的她俩,为学院、为西湖写下耀眼的纪录!


挑战!

沉睡三年的400米纪录

李晓嘉(中)


李晓嘉是谁?她是2022年考入西湖大学读博的医学硕士,曾是一名妇产科的实习医生。

为什么是她?有人答,她是孙仁实验室的。

哦,这就不意外了。

西湖大学应急医学研究中心的孙仁实验室,有一群在校内出了名的卷运动的博士生。这不是李晓嘉第一次向纪录发起挑战,她说,去年天气不好,挑战失败了,今年觉得状态还不错。

同样是孙仁实验室,还出了一个连续三年打破自己1500米、5000米纪录的博士生余前江。


挑战!

那个最熟悉的项目

任颂楠(左)


“任颂楠回来了?”

“他又跑100米了?”

“他是不是除了大三交换,每年都在?”

围观“群众”一番叽叽喳喳,大家找出往年的新闻一对,才发现,嘿,不是错觉,还真是这样!

步入大四,任颂楠胸前的号码牌,从西湖书院代表队切换到生物学专业所在的生命科学学院,脸上也比当年更多了几分沉稳,但不变的是他对100米短跑近乎“死磕”的斗志。

功夫不负有心人,百米第三战,他终于拿下第一名!


挑战!

从第二成为第一

杜江


在学生组男子跳高的现场,黄晶实验室博士生杜江属于“再战”的“老面孔”。

去年,他排名第二,仅次于当时创造校运会纪录的本科生朱宸怿。你追我赶,今年他终于站上了冠军的领奖台,而且打破了朱宸怿保持的记录。

杜江和我们坦言,这主要归功于今年更早开始系统训练,并着重打磨了助跑、过杆等技术细节。

“运动是我科研之余最好的放松,能帮我清空思绪,提升效率。科研和运动都需要持续投入和不断优化,才能实现突破。”新科冠军分享。看来,运动和学习,确实互相补益。


挑战!

未知的“远方”

王也


田赛赛场上,001号选手、高高瘦瘦的男生,纵身一跃,领先第二名一大截。

在跳远、三级跳远两项比赛中,他以“碾压式”的优势,将本科生学长朱宸怿、博士生学长俞海洋创下的纪录双双改写。

这位同学是第一回站上西湖赛场的大一新生,名叫王也,是西湖书院代表队派出的“秘密武器”。

王也来自台州温岭中学,小学时就在校田径队练跳远。后来虽然练得少了,但跳远作为爱好保持了下来。

看来,“童子功”不容小觑!


挑战!

拔河的“常胜将军”

工学院代表队


会不会杀出一支黑马队伍,将工学院从拔河冠军的宝座上挑落,已经成了每年运动会上最为津津乐道的“悬念”。工学院甚至早就将传闻中的力学秘法公开,独孤求败。

当明星队员王睿、李志浩拎起绳子,大家知道,今年的悬念又所剩无几了。

但这并不妨碍每支队伍都想来“试一试”。至少,在决赛一战中,差一点点,后勤服务队就挑战成功了!


挑战!

打破自己的纪录

成为第一了,然后呢?


挑战!

年龄的极限

今年的运动会,还有一个“特设组”,特别为45周岁以上的运动员所设。

董秀成(左)


后勤服务代表队的董秀成,一人参加三个项目,田赛径赛都能“拿捏”,还带领队伍拿下教工组男子4×100米接力冠军。其实,接过最后一棒冲出20米时他就打了一个趔趄,感觉肌肉拉伤了,但他咬牙坚持,把优势保持到终点。


韦志贤(右)


行政平台代表队的韦志贤,今年57岁了,这是他连续第四年参加长跑项目,从1500、5000到10000米,他从不缺席。


王佰芸(左)


还有西湖最早的“跑神”之一王佰芸老师,平时就经常在各种全马和越野跑赛事中刷出PB。今年依然是赛场上最矫健的身影。

年龄,从来不是他们故步自封的障碍,在冲刺那一刻,他们毫不逊色!


运动场上的勇于挑战与被挑战

就像西湖人的另一个缩影

同样要直面无数“不可能”

同样要在细节中寻找突破

同样要面对强者、伤痛与低谷

更同样要学会享受

“一个人的战斗”

那些赛场上铆足劲的坚持

和科研里屡败屡战的意志

原本就是同一种模样

当又一年的赛事落幕

赛场的风会停

但西湖人的战斗仍将继续

让我们握手相约

来年再见!